廣少圖花都分館首家“校園+社區”圖書館開館
信息時報 | 記者 陳川 實習生 曾溢華 通訊員 黃韻箏 | 2021-03-10 11:21:08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實習生 曾溢華 通訊員 黃韻箏)3月9日,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下稱“廣少圖”)聯合花都圖書館在花都區新雅街鏡湖學校、自由人花園社區,開設鏡湖學校分館正式對外開館。該館是廣少圖在花都區首創的以“校園+社區”相結合的分館,它既解決了學校“圖書借還難”“圖書更新慢”等難題,同時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一個便捷的公共文化閲讀空間,滿足社區居民的閲讀需求,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當天上午,在鏡湖學校開展主題為“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的開館典禮系列活動,活動包括“書香築童夢 閲讀新起航”開館揭牌儀式、科普大篷車知識傳播活動、品質悦讀專題講座等。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公共服務處四級調研員梁晉、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副館長吳翠紅、花都區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主任駱應燈、花都圖書館副館長韓靜雅等參加儀式。陳桂華校長代表學校感謝廣少圖給予師生真誠的關愛和無私的幫助,首次提供的5300冊圖書,帶來的除了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幫助,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動力。
廣少圖吳翠紅副館長髮言,希望同學們能以書為伴,與書為友,充分利用好圖書館、通過每週的閲讀課,養成多讀好書的良好閲讀習慣;通過“校園+社區”的閲讀新模式,做好全民閲讀服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用到豐富的公共文化資源。
鏡湖學校分館的開館,也是在“世界兒童讀書日”來臨之際,廣少圖為學校師生與社區居民獻上的閲讀大禮。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公共服務處四級調研員梁晉發言時高度讚揚了“校園+社區”的服務模式,充分肯定了廣少圖、花都區館、鏡湖學校三方的工作成效,為探索公共圖書館服務新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希望今後有更多這樣的服務模式,讓公眾便捷共享公共文化資源。
在鏡湖文化廣場活動現場,被稱為“流動的科技館”的科普大篷開進校園,為閲讀推廣活動助力。通過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互動性,涉及聲、光、電、力、磁等學科內容的科普展品和器材,與同學們來了個“親密接觸”。激發了同學們的好奇心和學科學的熱情,掀起了鏡湖學子們科普的熱潮,在“玩”中發揮創造力,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在明鏡堂活動現場,報告廳內座無虛席,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和歡笑聲,來自廣鐵一中外國語學校的書香大咖趙秋玲老師作《從地理角度淺析西遊記》主題講座,引領着鏡湖同學們領略中華名著的獨特魅力。
據悉,今後廣少圖將打造更多的“校園+社區”相結合的閲讀服務新模式,以服務均等化、專業化、標準化為重心,提供更多更貼心的圖書借閲服務以及閲讀推廣活動,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服務效能,讓書香滿溢羊城。
花都區鏡湖分館開放時間
面向學校師生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7:00-18:00;
面向社區居民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16:25-20:00,週六日9:00-17:00。